2025年10月,中信保诚人寿迎来成立25周年纪念日。从2000年作为中国首家中英合资保险公司诞生,到如今成为总资产超2700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1380万的中型合资寿险公司,25年间,中信保诚人寿秉持改革创新精神和百年保险智慧,以专业守护万千家庭,不仅交出了一份不俗的长期主义答卷,如今更是在拥抱变革中,开启一轮新的“生态革命”,持续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从精神传承到坚定长期主义
中信保诚人寿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跨越世纪的金融对话。其创建者一方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窗口,有着改革创新优良传统并深耕金融与实业的中信集团;另一方则是创始于1848年的英国,如今成长为极具规模国际金融集团的保诚集团。
在股东品牌的加持下,中信保诚人寿的品牌基因既有中信“改革创新”的时代烙印,也沉淀着保诚177年“诚信、稳妥、审慎”的保险智慧。自成立以来,公司遵循寿险行业基本规律,走出了一条规模与效益并重、速度与深度兼济的发展之路。
2009年,公司累计服务客户突破100万;此后仅7年,公司累计服务客户便突破500万;到2021年,公司累计服务客户突破1000万。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服务客户已超过1380万名。同时,公司原保费收入突破100亿元用了17年的时间,而到2022年公司原保费收入已突破300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承保金额约21万亿元,累计向客户提供理赔近191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家庭选择中信保诚人寿,公司经营规模和资管实力也在不断增长。2019年,公司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2022年,公司投资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已超过2700亿元,投资资产规模超3600亿元。
在此过程中,中信保诚人寿凭借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营销渠道、银保渠道、团险渠道等渠道均在合外资寿险中排名均保持前列,并开设了23家分公司,在102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如今,在中国寿险业进入深度转型期的大背景下,来自双方股东的大力支持,也更坚定了中信保诚人寿践行长期主义的决心。2024年,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一年内连续两次增资,使得公司注册资本金从23.6亿元增至73.6亿元。逆势加码的背后,既反映了双方股东对中国寿险市场长期价值的坚定看好,也让中信保诚人寿有着更为充足的资本,以长期主义谋划中长期布局。
从开拓进取到拥抱行业变革
中信保诚人寿自创立之初便以开拓进取的姿态,为进入21世纪的中国寿险市场注入不一样的活力。
2001年,中信保诚人寿创新推出寰宇卡,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紧急救援服务。如今,这项经典服务已纳入公司尊贵服务体系,覆盖超过60万客户。
2004年,公司率先推出“看得明白,买得放心”保险保单形式,成为获得原中国保监会第一家进行保单条款通俗化的试点公司和首家获得批准实施通俗条款的保险公司。
2007年,公司率先应用《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适用范围》条款,推出创新产品“及时予”,在疾病未达重大程度时即提供经济援助,成为行业服务标准提升的标杆,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底蕴。
2014年,公司推出高净值客户专属高端品牌“传家”,提供以财富保全、积累和传承为主的全面定制化保险金融服务,弥补了国内高净值人群专属保险品牌空缺。
2016年,公司着手打造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搭建起健康管理普惠、中端、高端、特色服务框架,并在此后一直不断迭代升级,同时推出“微理赔”服务,将理赔操作简化到指尖。
2019年,公司推出“理赔快赔”服务,通过打通医疗数据与保险公司理赔系统,简化客户申请理赔手续及资料,提升理赔效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一系列开拓举措,让中信保诚人寿从合资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资产规模和保费规模均排名前列的合资寿险公司。但中信保诚人寿并没有陷入对规模的盲目追求,而是基于对寿险规律的洞察,在寿险业进入深度转型期时主动拥抱变化,迎接挑战与机遇。
自2024年以来,中信保诚人寿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及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在中信集团“创新”理念和金融“强核”工程部署下,公司制定了“1628”三年战略规划蓝图,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渠道转型和风险管理为两大强核根基,持续打造公司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科技金融方面,中信保诚人寿以股权投资为抓手,以“产品+服务”为驱动,截至2025年7月末,公司在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方面,投资端服务覆盖企业超过440家,企业专属团体保险服务覆盖企业近160家。
绿色金融方面,公司将绿色理念融入经营全流程,从制度、风险、投资等多维度推进绿色金融工作。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绿色及社会责任类投资规模达186.90亿元,在公开披露该数据的寿险公司中位居前列。
普惠金融方面,公司持续提供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普惠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6月,普惠型人身保险有效承保人次63.19万人次,期末有效保险金额达到970.4亿元。
养老金融方面,公司在丰富养老金融产品矩阵的基础上,搭建养老规划师人才培育体系,推出康养管家“1+1+N”居家养老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6月底,养老、旅居合作机构达47家。
数字金融方面,公司以业务赋能为主线,持续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应用,将“客户经营数字化”纳入战略规划重点工程,实现差异化、精准化的客户营销和服务。
从“保险供应”到“生态共建”
2024年9月,保险业新“国十条”的发布,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就在“新国十条”发布后不久,中信保诚人寿便开启了酝酿已久的战略转型布局,即要从过去“保险供应者”角色向“生态共建者”角色转变。
2024年,在新的战略规划中,中信保诚人寿将“创新”置于引领地位,聚焦“以客户为中心”,初步提出打破传统保险边界,聚焦单身群体、新锐中产、中年支柱、银发族群四大客群,围绕“健康、教育、养老、财富管理”四大核心场景,构建保险服务生态。
如果说2024年是中信保诚人寿“以客户为中心”创新发展的开启之年,那么2025年则是公司创新发展的筑基之年。
这一年,中信保诚人寿聚焦客户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回归保险初心和本源,致力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有温度的产品服务体系。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公司依托产品创新委员会机制,通过产品创新和产服一体化,突出客群服务差异化,致力打造“创新型”保险方案。
在产品创新方面,中信保诚人寿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重点发展创新型健康险等保障型产品,升级中端医疗险、特药险,上线中老年意外骨折险等,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健康保障;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公司积极推出个养年金产品和新一代儿童教育金产品,通过产品创新,有效满足退休人群的养老现金流管理需求和子女教育支出需求。
在产服一体化方面,中信保诚人寿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的综合优势,以及保诚集团的国际保险服务经验,根据单身人士、成家立业、人到中年、幸福晚年四大阶段,围绕健康、教育、养老、财富管理的四大需求,提供“保险+养老”“保险+健康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和“保险+财富管理”四大场景,打造“金融+非金融”产品服务方案,最终实现客户价值与公司发展的共赢。
目前,公司围绕上述四大客户经营场景搭建的“康养育富”服务体系已初见成效:在健康领域,公司打造“检、诊、护、康”四维服务矩阵,创新“健康陪跑”等特色项目,让保单成为客户的“健康守护伙伴”;在养老领域,结合中国“9073”养老格局,构建“康护+旅居+居家”三位一体模式,服务权益覆盖超8万客户;在教育领域,推出“3+3+N”服务体系,覆盖全学龄段教育需求;在财富管理领域,首创“保险+信托+养老”直付模式,实现财富传承与养老服务的精准对接。
据悉,2025年10月,中信保诚人寿还将以成立25周年为契机,正式发布“康养育富”四大领域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并联手多家合作机构展示公司在养老、健康、子女教育、财富管理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推进成果,推动中信养老金融生态圈建设。
25年时光,中信保诚人寿从一家合资寿险公司成长为行业转型的“样本企业”。其发展历程印证了:长期主义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在时代命题中寻找价值坐标。从股东基因的传承到战略转型的坚定,从产品服务的创新到生态共建的开放,这家企业始终以“聆听者”的敏锐感知需求,以“行动派”的魄力拥抱变革。